草莓飘香 田园“莓”景等你来******
又是一年草莓红。1月4日,在衡山县福田铺乡金路村,福云生态草莓园的50亩草莓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
走进草莓种植大棚,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嫩绿的草莓秧沿着田垄铺开,朵朵小白花点缀其中,绿叶下一颗颗饱满的草莓若隐若现,娇艳诱人,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少游客趁着晴好天气,在草莓园体验采摘的乐趣,享受惬意“莓”好生活。
园内草莓品种丰富,有酸甜可口的红颜草莓、味美香浓的奶油草莓、软糯香甜的越秀草莓、香甜味浓的贵妃草莓,以及肉质细嫩的白色草莓“粉玉”等,满足市民游客的不同口味,采摘可持续到4月底。
草莓园技术人员邓中和介绍,“我们都是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使用的是有机肥,都是人工除草、人工护理。”
产业兴则乡村兴。2022年,衡山福云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调整农产品种植模式,引进优质草莓品种,发展草莓产业,上半年种瓜果下半年种草莓,增加冬季收入,带动当地百姓增收。(廖晶 戴玮 李晓婉)
青海首个普氏原羚救护监测中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图为普氏原羚。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中新网青海祁连1月10日电 (记者李江宁)记者10日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日前,该局完成青海省首个我国特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救护监测中心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该项目是集普氏原羚救护、科研、监测、社区宣教为一体的综合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据悉,近年来,为加强青海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恢复,开展好普氏原羚野外救护、保护监测、科普宣教工作,2021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投资750万元,建成了860平方米的青海湖哈尔盖保护站救护站点、2座普氏原羚救护监测及防火瞭望塔等系列救护设施,形成了冬春季普氏原羚补饲的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青海湖北岸普氏原羚救护监测中心依托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尔盖保护站建设,毗邻海北州刚察县普氏原羚特护区,位于哈尔盖塘渠村315国道南侧。保护站始建于2012年,建筑面积1100余平方米。未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救护中心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配备。
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相关部门近20年的努力下,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从监测之初不足300余只恢复至3000余只,野外种群数量恢复近10倍。
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今后,该局将开展区域内独特生态系统、普氏原羚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工作,努力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做好保护工作。(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